智能标签发展的制肘
时间:2011-08-29 11:3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
由于成本、标准等问题的局限,RFID技术和应用环境还很不成熟,制约了智能标签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编码体系的不确定性导致智能标签应用研究方向的不明。智能标签能实现对供应链上每一件单品的识别和跟踪,其关键是每个智能标签都有一个唯一的识别码。但问题是目前流通领域中存在的前文述及的两种编码体系,实际上就是两大阵营,他们各守阵地,互不兼容,而且智能标签应用系统在研发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标准体系对智能标签应用所带来的影响,顾及国家标准体系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问题,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能标签的应用。目前两大体系正在考虑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促进智能标签在应用上的兼容。
其次,由于制造技术较为复杂,智能标签的生产费用相对过高。在新的制造工艺没有普及推广之前,高成本的RFID标签只能用于一些本身价值较高的产品。因此,许多企业都在研究如何采用新的加工制造工艺,把成本降下来,以加快RFID标签的推广应用。目前智能标签的芯片制造成本已被大幅度降低,从起初的几十美元降低到几个美分,使得智能标签可以为超市等领域的管理者接受。目前国内13.56MHZ智能标签的成本已下降到2元左右,同时考虑到国内部分厂商已经投入设计并开发智能标签芯片,预计不久将来智能标签将以1元以下的成本出现。随着新的智能标签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智能标签价格还将大幅降低,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再次,应用环境和解决方案还不够成熟。智能标签的应用在国际上还处在初步的发展阶段,而在国内其应用环境更未真正形成,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其应用解决方案也不够成熟,很多方面都无应用解决方案。目前,用户对智能标签技术开始广泛接受。欧洲最大的超市麦德龙和美国最大的超市沃尔玛在2003年和2004年试用RFID的决定加速了RFID技术的普及。而国内铁路系统和气瓶管理等的应用采用智能标签直接促进了智能标签应用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一些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推出。尽管解决方案还不是很成熟,但大量的企业急需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以应对入世竞争,这毕竟初步形成了智能标签的应用环境。
智能标签技术被称为影响未来的十大IT技术之一,它以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的自动识别和数据传送,将是未来应用前景最广阔的射频识别产品。它改变了企业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其独到之处在于改变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方式,把信息服务渗透到了决策和管理的全过程,从而增长了企业对外部市场的竞争能力,发掘了企业内部的业务发展潜力。随着相关制造技术的成熟将进一步降低智能标签技术应用成本,相关应用软件的不断开发也必将更加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并在企业信息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企业经营战略发生质的跃变。